透視大學畢業生“最難就業年”
一般來說,受性別、年齡、學歷、專業、戶籍、院校等限制因素困擾,女生、非重點高校、基礎學科三大群體的就業問題更為突出。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家、高校、大學生個人等各層面的人力資源開發沒有主動與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客觀要求相適應。應積極完善就業立法以及相應的訴訟制度和勞動監察,從司法角度加強對大學生平等就業權的保障。
進入5月,畢業生求職高峰時段已過大半,多地高校畢業生還在為“飯碗”苦苦尋覓。
根據近日召開的北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推進會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4月,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簽約率為28.24%,其中研究生簽約率36.59%,本科生簽約率26.6%。上海、廣東等省市的高校畢業生簽約率也不足三成。
經濟增長趨緩,多達699萬名畢業生的規模使得結構性矛盾依舊十分突出,重重壓力之下,各方對畢業生就業難背后所存在的體制、制度、觀念上的深層原因再次給予高度關注。
女生、非重點高校、基礎學科三大群體就業問題突出
“在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上,不同群體的就業難度不盡一致。一般來說,受性別、年齡、學歷、專業、戶籍、院校等限制因素困擾,女生、非重點高校、基礎學科三大群體的就業問題更為突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學系主任、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鳴政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一位應屆畢業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因為專業等原因,我只能被動地被選而不是主動地去擇業。”由于供需不對等,文科生擇業方向普遍扎堆。“另外,對我不利的因素還包括就業中的隱形歧視,比如性別、地域、年齡歧視。 ”
當前正就職于北京一家私人工作室的應屆畢業生侯濤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他的本科就讀于一所不錯的211院校,碩士選擇去英國留學。盡管自身條件不錯,但回國后的求職經歷還是頗費周折。“要是你的專業不對口,根本沒有面試機會,比如我的專業是電視編導,如果投廣告、公關之類的,就很少有讓我去面試的。”侯濤告訴本報記者,專業限制給他的就業選擇帶來了不少困難。
“在我們看來,大城市機會也許更公平些,如果不是大城市,多數情況下會出現‘人情關系超過學歷’的現象。個人關系成了就業 ‘敲門磚’。 ”天津外國語大學的一位日語專業應屆畢業生對本報記者說,有時候并不是沒有參與擇業的機會,而是在最后錄取的時候,往往都會出現機會不均等的情況。
近年來,IT類、經濟、管理、金融等專業相當火爆,歷史、哲學、數學等傳統基礎學科卻乏人問津。
“社會公平首先應是機會公平,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平等機會給予他們的不只是一次面試機會,更重要的是給他們繼續接受競爭的信心和勇氣。”肖鳴政認為,目前,我國高校學科設置與市場脫節,無法與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相適應。由于課程開設成本較低,許多文科、社科類專業過度膨脹,而有著較大市場需求的工科則由于實驗成本、設備成本高而開設較少,這就直接導致了文科畢業生的供大于求。
據記者了解,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出 《關于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工作的通知》,規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舉辦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嚴禁發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嚴禁發布違反國家規定的有關性別、戶籍、學歷等歧視性條款的需求信息,“院校門檻”等問題開始得到教育部的正式回應。
職業生涯的規劃、引導是大學教育應有的題中之義
侯濤告訴本報記者,“在英國,他們在大學期間會擁有更多時間和機會去行業內實踐。而且,大學課程的設置本身就和業內工作接軌,能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現在,很多企業對培養零起點的職場新鮮人,依然缺乏勇氣和耐心,‘經驗’兩字是對剛走出校門的社會人最高的門檻,也常常讓我們感到無能為力。 ”
肖鳴政也指出,在教學方式上,高等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缺乏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許多學校劃分專業過細,培養出來的一些畢業生知識面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較差。
他認為,大學教育有別于職業教育,并不該僅關注一個學生的就業,而更多應該通過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考核手段等影響學生的人格培養和素質養成。此外,融入職業生涯的規劃、引導也必須是大學教育應有的題中之義。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應屆畢業生們還認為,回顧求職歷程,沒有一個系統、長遠的職業規劃也是導致后期求職坎坷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學生在臨近畢業或者已經畢業后,對自己的職場規劃依然不清晰。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自己都不清楚。糊里糊涂地求職,必然也導致擇業現狀的不盡人意。 ”
而對于衡量一份好工作的標準究竟是什么?多數應屆畢業生給出的答案是,并不完全局限于限于薪酬和激勵制度。而有效率的工作環境、有發展的工作前景、有意義的工作內容則更被關注。對于剛剛走出校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從事的工作內容和過程能夠帶來精神滿足感顯得非常重要。
“雖然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國家、高校、大學生個人等各層面的人力資源開發沒有主動與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客觀要求相適應。 ”肖鳴政建議,加快市場體系的建設和完善,發揮市場公平、平等競爭的優勢,糾正因我國市場不完全、不靈活和非道德性造成的市場失靈。同時,積極完善就業立法以及相應的訴訟制度和勞動監察,從司法角度加強對大學生平等就業權的保障。(本報記者 胡亮)


- 馬航總裁:不會因客機失聯停飛波音777機隊
- 見死不救?澳政府拒絕澳航30億澳元貸款請求
- 黃碩:業界可共享打車軟件這張大餅
- 美媒:中國反腐令高檔白酒消費回歸理性
- 俄羅斯欲起草法案應對制裁:沒收歐美在俄資產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