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常常因為持續幾年的正確經營或行業的利好趨勢利潤增長3倍,但股價上漲10倍。這其中投資者對其估值的樂觀認知帶來了多出來的7倍收益。這也是著名投資人林園說的賺“吹泡泡”的錢最爽。
雪球用戶@定位理論做投資以東阿阿膠為例分析如何賺“吹泡泡”的錢,老虎財經整理如下:
從東阿阿膠和茅臺歷史估值看“賺吹泡泡的錢”
人的心智認知大于現實。認知大于現實這個問題在股市上體現的也很明顯。
作為價值投資者我們應該賺的錢是企業的利潤增長和現金流增加的錢。但是股市(市場先生)常常因為市場參與者(投資人)對某個股票甚至整個市場悲觀或樂觀的認知而讓一個企業的股票價格圍繞著其真實價值劇烈的波動。 有時候這個偏離價值的情況會達到數倍。
如果我們在其它投資者有悲觀認知的時候買入,再在投資者極度樂觀狂熱的認知時賣出。產生的收益可能遠大于企業經營增值本身的收益。
以東阿阿膠為例:市盈率在2007年頂峰時曾經達到82倍左右。市凈率達到14倍左右。而2005年市盈率僅20倍,市凈率2倍。
如果05年買07年賣最多可以賺15倍(企業凈利潤只增長了1倍)。08年低點買到2013年有大概5倍收益(企業凈利潤增長3倍多)。 但是如果07年的高位(復權價35元)則到2013年的現在(復權價47元)1倍的收益都不到(雖然企業凈利潤增加了5倍)。東阿阿膠的具體歷史估值圖表如下:
其實貴州茅臺在2007年也很瘋狂,市凈率達到26倍,市盈率達到76倍(見下圖)。 對我個人來說,市凈率達到10倍以上,市盈率50倍以上就肯定會考慮減倉或賣出了。畢竟過去十年上市公司中品質優于阿膠和茅臺的實在不多,07年這種大牛市也是幾十年一遇的機會。再好的公司都不可能長期保持高增長。
賺“吹泡泡”的錢前提條件
具體什么時候賣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這是一個難題,覺得什么樣的估值會讓你覺得已經泡泡吹大了呢?
東阿阿膠最近幾年的業績高速成長來自于引進了特勞特中國的戰略咨詢,請了很好的軍師為其運營戰略和品牌營銷出招。從投資者認知來說,對于這個股票樂觀的人太多了,這必然導致東阿阿膠的股票不會低估。未來應該更大概率成為一個穩定的白馬股。目前估值對我個人來說吸引力有限。最好的買入點在06年初剛引進特勞特中國的時候。當時估值低,且處于戰略轉折點和業績拐點。
要賺“吹泡泡”的錢前提條件:
1. 真的選擇了一個低估且有價值成長的股票。“價格”雖然可能劇烈波動但始終是圍繞著“價值”來波動的。失去了“價值”的根基就是投機了。
2. 心態真的超脫于價格之外。不以漲喜,不以跌悲。戰勝人的天性是知易行難的事情。充分利用好市場先生或悲觀或樂觀的認知帶來的機會。
3. 相對較小的資金。大資金因為股數太多無法在最高區域賣出,同時受很多法規的束縛。期待30元以上的時候賣中石油對巴菲特是不現實的,15元左右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但對小股東是有可能30元以上賣的。(老虎財經整理)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