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額超石油 我國芯片產業需"突出重圍"
新華網武漢3月24日電(記者徐海波、陳俊)小小芯片不僅可以帶動萬億元的產業規模,而且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工業安全。我國的芯片產業在最近十年里發展迅猛,但產品依然90%依賴進口,每年進口額超過石油的事實讓人憂心。在信息業日新月異的今天,這一戰略性產業背負怎樣的沉重包袱?該如何在競爭激烈的世界格局中“突出重圍”,實現彎道超越?
小小芯片連著萬億產業
芯片被形象地比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臟”。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武漢)主任鄒雪城說,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芯片1元的產值可帶動相關電子信息產業10元產值,帶來100元的GDP,201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總收入預計3110億美元。
在如此豐厚的市場規模誘惑下,歐美等發達國家紛紛將芯片產業列入國家戰略產業。世界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和代工廠大筆投入資金研發新技術、擴充產能,搶占產業先機。2012年,韓國三星投資額達到142億美元,美國英特爾達到125億美元。
與之相比,我國芯片產業起步較晚。直到2000年,芯片產業的從業人員只有2000余人,所生產的芯片只占全球市場的3%。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從業人員數已經將近3萬人,生產份額占到全球芯片市場的10%左右。
同時,我國也涌現出一批領軍企業,比如中芯國際、華虹、宏力、海思,展訊等,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正逐漸縮小。鄒雪城認為,我國芯片產業的基礎較好,規模、技術、人才等方面都具有發展潛力。
當前,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高端裝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成為繼計算機、網絡通信、消費電子之后,推動芯片產業發展的新動力。鄒雪城預測,到2015年,中國芯片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本土芯片企業在未來將“大有作為”。
編輯: 標簽: 芯片產業


- 馬航總裁:不會因客機失聯停飛波音777機隊
- 見死不救?澳政府拒絕澳航30億澳元貸款請求
- 黃碩:業界可共享打車軟件這張大餅
- 美媒:中國反腐令高檔白酒消費回歸理性
- 俄羅斯欲起草法案應對制裁:沒收歐美在俄資產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