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鬧市突發地陷塌樓調查:還有多少地表會成"黑洞"
這是救援現場(1月28日攝)。 1月28日下午16時40分許,廣州荔灣區康王南路與杉木欄路交界處發生地陷,至少有三幢商鋪樓發生倒塌,發生塌陷的區域位于廣州地鐵六號線施工區域附近。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新華調查)還有多少地表會成為“黑洞”?――廣州鬧市突發地陷塌樓調查
新華網廣州1月30日專電(記者陳冀、付航)康王南路是廣州市最繁華的商圈之一,1月28日這里突然出現大面積地陷,“吃掉”2棟6間商鋪。此次地陷被初步判定為地鐵施工所致。塌陷事故再次引發人們對近年來頻頻出現的地陷問題的追問與思考。
城市鬧市區驚現上百平方米10米深坑
1月28日16時40分,廣州市荔灣區康王路與杉木欄路交界處臨街商鋪發生塌陷,面積約100平方米,深10多米,涉及2棟6間商鋪。事故沒有發生人員傷亡。
一名附近食品店的許姓女士距現場40米,目睹了事故全過程。她回憶,28日下午4時30分,先是看到路邊的一棵三層樓高的樹慢慢陷入坑中,只露出樹冠,牽扯周邊的電線和紅綠燈傾倒,地面揚起巨大灰塵。緊接著,旁邊一間兩層樓高商鋪樓分離為兩半,相繼倒塌入地陷中,約十多分鐘后,另一間兩層樓高商鋪樓地面出現地陷,隨即坍塌,發出轟隆巨響,地面震動。許女士向記者展示了事發時拍攝的視頻。
記者28日晚8時俯瞰事故現場看到,塌陷處西延至康王南路主干道,南伸向杉木欄路的斑馬線,約25米長,15米寬,呈碗狀,深約10米,宛如城市地表的傷疤。地陷區域內的商鋪磚瓦殘余已基本清理完畢,但仍可見周邊殘垣斷壁的痕跡。10余輛混凝土攪拌車擁擠在杉木欄路上,依次給3架混凝土輸送車輸送灌漿,混凝土輸送車通過吊臂將灌漿輸入地底回填,防止塌陷擴大。
記者了解到,地陷初步可證實與地鐵施工有關,離事發處數米遠處即為正在修建的地鐵六號線文化公園站。記者向廣州市有關部門和地鐵方采訪了解到,1月28日16時20分,事發地位于地鐵六號線文化公園站工地旁,正在組織施工時,施工人員發現施工地段地層發生地質異常,立即停止施工,及時疏散施工人員。與此同時,施工人員還加強地表監測和巡視,16時40分發現地面沉降加大,緊急疏散周邊居民,有2棟6間商鋪坍塌,無人員傷亡。
地陷追問:地質條件是否合適?選線是否合理?
此次廣州地陷并不是新鮮事。
去年8月14日,哈爾濱市一處路面發生塌陷,造成4人墜坑,其中2人死亡。北京、上海、合肥、南寧、長沙、廣州等地都接連出現過地面塌陷事件。密集發生的“地陷”使地面之下埋藏的城市安全隱患浮出地面。
眾多專家強烈呼吁,城市建設不能光顧“面子”,更要注重“里子”。
據策劃參與廣州珠江新城地下工程規劃建設的規劃建設專家彭高峰介紹,地下建設的安全問題始終是設計者不得不優先考慮的問題。地下空間一旦開發利用,地層結構不可能恢復原狀,一旦陷入混亂將導致巨大的安全隱患和經濟損失。相比地面建筑,地下空間災情更重,受災面大、升溫快且溫度高,因而應引起高度重視。
記者在網上找到一份《廣州市2012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該方案特別提醒,特別要防范地鐵、高速公路、城市更新等重大工程施工抽排地下水引發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地質災害。但在地面塌陷、地面沉降重點預防區,荔灣區只列出大坦沙,未將康王南路列入。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與城市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周劍云說,如果此次廣州地陷確實為修建地鐵導致的地陷,從選線到設計再到施工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出問題導致事故,如選線是否摸清了經過地的地質條件?設計方案是否合理?施工是否出現差錯?對施工是否有嚴格的現場監督?這些都需要詳細可信的專業資料才能做出判斷。廣州的地質條件非常差,以前一直說不適合修建地鐵,只是最近因為工程技術的進步才敢開工。


- 馬航總裁:不會因客機失聯停飛波音777機隊
- 見死不救?澳政府拒絕澳航30億澳元貸款請求
- 黃碩:業界可共享打車軟件這張大餅
- 美媒:中國反腐令高檔白酒消費回歸理性
- 俄羅斯欲起草法案應對制裁:沒收歐美在俄資產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