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日前宣布,將關閉上海等離子顯示器公司,在3月之前裁員1萬人,2012年松下虧損可能達到96億美元。
松下在等離子電視產業的收縮,是因為公司的全線潰敗還是預示著一次強勢轉型?
松下在2008年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曾發表主旨演講,那時強調了等離子電視的前景廣闊,但結果押錯寶,輸給了液晶電視,喪失了競爭力。
等離子和液晶作為平板電視的兩大技術方向,為孰優孰劣曾長期對峙。2004年左右,平板開始在中國市場崛起,兩者的PK大戰愈演愈烈,從標清向高清,從高清到全高清,從2D到3D,每一次技術升級,兩大陣營都要為各自的優勢搖旗吶喊一番。彼時,松下與等離子互為表征,不過令松下想不到的是,不到十年,等離子就被市場推到了邊緣地帶。
從技術上看,等離子并不輸于液晶面板,甚至還有某些優勢。但是由于參與的企業少,始終是曲高和寡。據媒體報道,近幾年等離子電視市場在液晶電視的擠壓下不斷萎縮,上海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的產能從過去一兩百萬臺逐步縮減至40萬臺,而松下電器公司此前已考慮停止等離子面板的研究開發工作。
家電專家劉步塵指出,松下短時間內不可能完全退出等離子領域,畢竟其前期在這方面的投資太大了。在電視戰略上,松下將逐步放棄等離子民用市場,向商用市場轉型;再就是積極布局后平板時代,這就是松下在今年的CES展上展示的4K
OLED。
以松下、索尼、夏普等為代表的日系電子企業,近兩年陷入持續巨虧之中。這已經迫使日本企業出售資產。對松下來說,關閉上海工廠是松下去電視化戰略的一部分。松下全球總裁津賀一宏在CES展會上表示,松下將考慮繼續裁員及出售非核心業務部門。他稱,無法在未來兩年內實現5%營業利潤率的業務將被關閉或出售。由于競爭激烈、價格下跌,松下電視業務連續出現虧損。“電視概念更迭太快,等離子沒有最終贏得市場,松下也必須調整。”
從收購三洋電機到今年的“去電視化”,松下下一步戰略或是向環保型企業轉變,電池和LED照明燈或成發力方向。津賀一宏在今年的CES展主題演講時稱,將努力擴大汽車、電池、航空娛樂系統、氫燃料電池、太陽能面板和LED照明等企業業務的收入。
松下公司在收購三洋電機后,松下有關人士表示:“(環境能源業務)盡管行情看跌,但是相比較競爭更激烈的家電而言,收益方面更值得期待。”“收購三洋電機則使得本公司將環境能源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的戰略變成現實。”日媒最新報道松下即將在今年4月1日推出新款“Ene-Farm”家庭燃料電池,可以減少49%的二氧化碳排放。
劉步塵說,由于松下電器早已意識到新能源即將替代傳統的油氣能源,電池也將成為松下未來的一個重點發力方向。目前很多日本電動汽車已經在使用松下電池。
此外在照明方面,松下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據媒體報道,從2009年開始,松下照明啟動戰略轉型,將矛頭指向中國的節能燈市場。15年前,我國啟動了“綠色照明”工程,開始推進節能燈的普及。2009年又與聯合國簽署了“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合作項目,節能燈迅速成為照明市場的主流方向。而松下照明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悄然加快了自己轉型的步伐,在中國增加銷售機構、上馬代替白熾燈的螺旋形節能燈生產線、開發LED光源……松下已連續3年獲得中國政府的高效照明補助金。
業內分析師指出,松下提出的所謂“去電視化”,并不是要取消電視業務,而是一次業務調整,以消減成本,集中更多的精力在貼近大眾主流市場的產品上,從而扭虧為盈。同時,向新能源等高技術領域深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