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銷售40多種假藥售價均為每瓶35元
甘肅廣東聯手摧毀涉案千萬元售假藥案
40余個品種的“進口藥”,不論何種藥品售價均為每瓶35元――經過8個多月的艱苦偵查,甘肅白銀和廣東廣州兩地警方于近日成功破獲了一起由公安部督辦的羅某涉嫌利用互聯網銷售假藥案,抓獲犯罪嫌疑人兩人,查獲坐骨神經痛丸等假藥40余個品種,180余件。
經初步調查,此案可確定的銷售額達1000余萬元,關閉非法銷售和宣傳藥品信息的網站6個,摧毀了銷售假藥的窩點和網站。
互聯網銷售假藥
據介紹,白銀市藥品稽查所歷時兩年多對大量銷售藥品的網站進行甄別篩選,并持續關注和跟蹤,經對網站合作方快遞公司的多次調查,藥品稽查人員最終鎖定了6個涉嫌銷售假藥的網站。這些網站自稱其所銷售的坐骨神經痛丸、風濕骨刺丹、藥品強骨力等藥品均為進口藥品,且藥效明顯。
藥品稽查人員調查發現,這些網站銷售的藥品均為假藥。但由于宣傳帶有很強的欺騙性,假藥的銷售交易卻非常活躍,通過網絡成交的記錄每日均在16件以上,已銷售藥品900余件,貨值160余萬元。
查獲假藥40余種
該假藥窩點的銷售方式是:首先通過非法網站或免費電話咨詢向患者推薦其假藥,然后通過購物網站的付款鏈接、銀行直接匯款或快遞公司貨到付款方式交易。這些網站銷售的藥品有兩個特點:一是不論何種藥品售價均為每35元,6瓶為一份一個療程;二是這些網站銷售藥品的主要聯系人、收款人以及藥品發貨人均為羅某,藥品的寄出地點為廣州市。
今年5月16日,白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羅某涉嫌利用互聯網銷售假藥一案移交白銀市公安局進一步偵查。今年6月3日,白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白銀市公安局成立了羅某涉嫌利用互聯網銷售假藥一案專案小組,對該案的后期調查取證及部門協作進行分工。
在廣州和白銀兩地藥監和公安部門的協作下,專案組于今年11月將羅某涉嫌利用互聯網銷售假藥一案成功告破,查獲坐骨神經痛丸、風濕骨刺丹、坐骨腰痛丸、特效療痛丸、鼻炎靈、風濕骨刺丹、強骨力、骨節靈、療痛靈、海狗丸等假藥40余個品種,貨值80余萬元,暫扣假藥銷售貨款100余萬元。(記者周文馨
見習記者趙志鋒)